品味语,品味文
——读《旧文重读》(大家谈语文教育)
大夏书系,往往都是谈论语文之道,初涉教坛的时候,我经常迷茫,就经常逛书店,经常搜寻关于语文的书,或是理论渗透型的,或是实用技能型的,盼望从书中得到一二分指点。庆幸的是,书的确是很好的老师,只要你认真学,它就耐心教,你可以重复的,一而再,再而三地翻阅它。
选这本《旧闻重读》,我的目的就在于想了解下诸如朱自清、吕叔湘、朱光潜、叶圣陶之类我崇敬的“大家”,是如何看待语文的。因为,教语文的过程中,常常会把自己弄糊涂了,有时候反思起来,我会觉得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,是否是行走在语文教学的正道上?我的课堂有没有语文味?我所教学的这些内容是否的的确确地帮助孩子提升了语文素养呢?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否是有价值的?
常常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舆论,一个人的语文素养,是靠自己修炼出来的,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。一个人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语文,都未必能够通顺完整具体地写好一篇文章,但是一个没正式上几天学的人,他却可以出一本文集了……诸如此类的现象,我们是把它当极其个别的个案呢,还是真得有什么误区存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。所以,我常常想寻得一条更明晰的语文之道,让我清楚什么是我该做的。
书中罗雍在他的《国文教学与人格陶冶》一文中,提到了学校商业化的现象:中国旧来家塾书院的师严道尊,本来也只有教育的意义而无商业的意味,但是现在学生入学,既不为谋道而来,其与学校的关系,恰如“置物瓶中,出则离耳”。除了以考卷换取学分,以学费换取文凭,殆不复知学校对于他还有其他的关系和意义。学校商业化,正是势所不得不然;教育的实施,正不得不削减其效力。我想这是对教育的所有阶段而言的,而我所在意的是教学的艺术与学生的分数之间的关系。虽然现在是素质教育,但是有考试的存在,就会有对分数的这份在意的存在。语文的教育效果,光凭一张卷子,或是那么一些的分数,到底能说明什么?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,他的语文能力就一定是高了吗?困惑。但是,万一没有考试,那么教育成效的衡量又该如何进行,又是一个大问题。
放下这些不谈,看看怎么引领学生学语文。朱自请的意见是: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,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。而教师需要“知人论世”,把古诗文和古文学的鉴赏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品到其中的乐趣。吕叔湘的意见则更贴近中小学语文教学,他认为:首先,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的性质,其次,必须认清人们学会语文的一种过程。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和文字并重,以语言为门径,以文字为重点,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。而学习语文的过程,归结为一句话: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,一种习惯,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。随后,吕先生谈了讲解、练习、示范字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。周作人在谈到他学国文的经验时则归为一个词:阅读。大量的阅读,整本整本地阅读小说。这和胡适的想法是统一的,他也认为现在的孩子能通中文的,都是自己看小说看杂志看书得来的。那么,对于我们而言,也就是顺应这一规律,多引导学生去阅读。
而傅庚生的《国文教学识小篇》倒是分十四篇章,较为详细地分享了他自己的教学经验,比较实用。他强调学生贵“自得”,以“中和”的态度对待教与学、学与思、新与旧、不偏激、不赶时髦,然后从“咬文嚼字”开始到分析综合结束,步步深入,秩序井然。叶圣陶终生关注语文教学,尤其关于作文教学,这点令我十分敬佩。他主张“教师下水”作文。俗话说“三日不弹,手生荆棘”,诚如叶老所说的,老师出身于学生,只教而不作,能派上用场的不就是学生时代得来的那一点而甘苦吗?他认为教师若在阅读和写作方面“下水”,那么实践经验越丰富,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。
这些“大家”们对语文的解读或对学语文的经验,于我而言,都是有益的材料。但读别人的见解,要思考自己的问题。品味语,品味文,最终还是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。